走進“標桿”系列報道之學習標桿模式:《數智賦能標模式》的啟示
【概要描述】
- 發布時間:2022-02-18
2022年1月20日,國資委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標桿企業、標桿項目、標桿模式學習推廣工作通知》,要求結合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的深入實施,認真學習借鑒“三個標桿”的做法和經驗,促進企業整體管理水平不斷提升。通過對十個標桿模式的學習,結合公司規模和實際經營情況,其中的數智賦能模式與公司企業愿景高度一致,適合借鑒學習。
經統計,在國資委公開的10個“標桿模式”中,有4個模式提到數智賦能。這4個模式分別為: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的“五步三化”精智管理模式,強調精益管理與智能管理;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的集團化、專業化、標準化、數字化管理模式,強調數字決策模型;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的“盤、規、治、用”數據治理模式,強調數據作為資產為企業賦能;中國聯通創新改革一體化管理模式轉型鑄就數字生產力混改倍增發展加速度,強調持續突破對外數字化賦能。此外,在國資委公開的100個“標桿項目”中,涉及28個數字化、智能化升級項目,涉及業務轉型與管理升級。
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成效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提升企業的運營能力和管理水平;
2、提升風險防控能力;
3、提升數字生產力;
一、數智賦能,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0年6月13日,國資委正式印發《關于開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中共提出8大對標方向,34項重點任務。在信息化對標中提出目前企業核心問題為,缺少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缺少業務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信息“孤島”、缺乏網絡安全管理體系建設。針對這幾大問題,提出四類重點任務,包括信息規劃對標、信息平臺對標、數字化轉型對標與網絡安全對標。在數字化轉型上要求統一基礎數據標準,實現企業內部業務數據互聯互通,促進以數字化為支撐的管理變革。
從國資委下發的多份文件不難看出,2020年是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元年,而2021年則是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標桿創造的一年。數字化轉型更是企業提升管理能力、推動企業改革的重要工具。產業數字化轉型要從微觀到宏觀,從標桿到推廣。
檢驗檢測行業區別于其他行業,其生產的“產品”是數據。數據與其他資源相比具有可復制、可傳輸、可計算的特點。同時,檢驗檢測行業產生的數據,相對于生產制造業,具有批量小、復雜程度高、對規范性要求高等特征。數字化轉型對不少實驗室而言,是一個全新的命題,同時也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數字化實驗室是武漢網銳公司加快科技質檢建設步伐的重要舉措,也是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第三方實驗室一項重要的系統工程。武漢網銳不斷探索構建實驗室全流程、全方位、全要素、全覆蓋的數字化管理模式和工作機制,踏實認真落實國家質檢總局“抓質量、促發展、保安全、強質檢”十二字方針,實現管理更加科學、流程更加優化、系統更加智能的目標,打造智慧型數字化實驗室。
從構建創新型檢測實驗室看,良好的管理運行機制是提升實驗室自主創新能力,促進檢驗實驗室運行方式轉變的原動力。因此,實驗室管理的規范統一、資源的整合共享、運行的高效規范,需要進一步探索智能化、數字化的管理手段驅動管理機制創新。
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不僅要求創新應用新技術,實現工作形式的數字化,更重要的是將一整套數據邏輯貫穿于實驗室的業務管理流程中,利用數據進行賦能。
二、繼續推行“四化”管理模式,研究構建一體化系統平臺可行性
近年來公司持續推進實驗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設,在檢測智能化、流程標準化、管理信息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成就,但平臺之間還存在“信息孤島”,需盡快統一基礎數據標準,實現企業內部業務數據互聯互通,促進以數字化為支撐的管理變革”。因此需要探索構建一體化系統平臺,有效提升實驗室管理力度與檢測運行效率,從而實現了實驗室數字化管理“智能化”。新的一體化系統平臺將具有以下特點:
實現決策科學化。建立決策分析平臺,提供優化實驗室資源配置的輔助決策信息,實現對檢測項目和檢測方法的有效控制,實時監控不合格情況,掌握設備使用率,分析檢測業務情況。檢測數據能即時統計分析,進行快速風險預警研判,形成科學化決策。
實現管理信息化。對實驗室質量體系的人、機、法、料、環進行全方位、全要素管理,同時又包括各種科研、行政和財務信息管理,滿足統一應用平臺、統一管理模式的要求,實時掌握實驗室動態,達到全局一盤棋的目標。
實現管理流程化。構建規范、完備的工作流程,確保實驗室的每一項活動都有流程可以執行。在流程執行過程中,每執行一步流程都在管理系統中留下“痕跡”,所有“痕跡”都被保存在數據庫系統中,并按要求生成流程執行的記錄文件。管理系統還需要實現流程執行情況的監督、管理功能,使流程的所有參與者的執行情況都得到有效監管,確保流程執行的有效性和高效率。
實現檢測智能化。按照ISO/IEC 17025實驗室體系管理要求,建立檢測方法標準庫、人員管理庫、儀器設備管理庫、客戶管理庫等,減少重復記錄的情況,減輕檢測人員的工作負擔,提升檢測工作質量和效率。
本系統的最終目標是要提高辦事效率,強化實驗室合規運行,提升客戶服務滿意度,降低勞動強度,提高人員效率,提升檢測質量,提升資源利用率,依托詳盡的運行數據統計、分析、挖掘,了解實驗室資源瓶頸,降低運行風險,管控投資風險。
三、數字化轉型的路徑
數字化的核心是IT賦能業務,是真正能夠從信息化的基礎之上孵化誕生的業務,先把信息化的短板和弱項全部補齊,然后再數字化轉型,找到企業自身數字化轉型的支撐。智能化應該是最終的目標,是能夠通過技術能夠實現一定程度替代人工來決策和預測的手段,是未來的方向。
對于數字化轉型實驗室可以采取“總體規劃、局部先行、管理預期、持續推進”的策略,從某些環節(數字化檢測報告或在線業務受理)開始,充分建立內部信心,再逐步推廣到全流程,以需求驅動數字化轉型落地,提升轉型成功率。目前武漢網銳還處于補齊信息化短板階段,對于數字化轉型還在處在調研和總體規劃階段。

武漢網銳檢測官方公眾號

武漢網銳檢測
官方公眾號